新加坡和南洋什么时候?
19世纪中后叶,新加坡成为远东的贸易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到了20世纪初,已发展成“远东的香港”。 当时的新加坡人口组成十分复杂,有来自各国的移民,也有本地原住民。由于华人在当地人数最多,因此华语在当地非常流行,甚至在政府文件、报纸杂志上也使用简体汉字。这为后来在新加坡广泛使用简体字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战爆发后,新加坡沦为日本占领地,日语成为通用语言之一。但华人依旧使用简体字,并发展了简繁两种字体。因为日本印刷行业发达,很多书籍刊物的排版用简体字便于快速印制。日本人还推行简体字教育,要求小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简体字。战后,英殖民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大力扶持新加坡的经济,使其经济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英文在新加坡的地位空前提高。为了向英国本土及欧洲国家宣传新加坡的良好投资环境,政府大力推行英文单字简写,如PAP(人民行动党)、UMNO(马来民族联盟)等。还引进了英文字母拼音系统,以利于华侨华人的新移民用英文写作或拼出中文姓名的简易形式。 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引起世界瞩目,新加坡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经济腾飞带来了文化界的兴盛,中文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更加稳固。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地位也在提高。一种新生的混合词汇应运而生,既保留部分中文元素又掺夹英文化。
70年代至今,新加坡实施了“双语政策”——即除了官方用语必须说英语外,学生须同时学习自己的母语,且这两种语言的学习将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中新文化和语言的交流更加紧密。 新加坡通过设立高级学院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政府机构工作,这些毕业生需通晓三种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与华语。现在的新加坡人不仅讲英语熟练,通常还精通多种华人方言。 虽然目前新加坡经济出现了衰退现象,但其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的特色却越发明显。而语言间相互渗透、融合的现象也越发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