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工程本科难么?
IE在美国的研究生项目,基本上属于MFE(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工程的范畴了; 而且在美国,基本上所有开设IE的院校都是跟商学院合并在一起的,所以课程也跟商科非常接近。由于我本身是做金融方向的,所以在选校的时候,主要看了一些以商学院著称的项目。 经过对比,最终选择了哥大(Columbia)的MIIP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Physics and Policy)。因为哥大的这个项目下属工程学院,并且是以工程著称的学校,所以整体的课程设置偏硬,对于工科背景想申请金工的同学是比较适合的。另外,哥大位于纽约,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行业资源。
我是2015年申请的,当时还是使用旧政策,即按照MSF和OR的专业来划分项目,每个专业分为两档,一档是stem专业的36个月OPT,一档是非stem专业的24个月OPT. 我的背景是数学+统计+计算机+经济,四个专业都属于OR的范畴,因此被分配到非stem的一档,OPT只有24个月。虽然很多项目的官网都写着OPT为36个月,但要知道,这个36个月的STEM opt不是谁都可以拿到的!!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拿到,据说比例不超过总申请者中的三分之一。
当时,我在申请时因为成绩和实习经历而拿到了哥大、杜克、WUSTL、UMN这四所学校的offer,最后选择了哥大。因为哥大的课程设置偏硬核,而我之前学习的统计学、信息论、博弈论等课程又跟MIIPS的项目方向十分匹配,所以从知识层面讲我非常喜欢这个项目。另外,哥大毕业之后有机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这也是令我十分动心的一点。 最后,我于2016年春季进入该项目学习。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除了像HCI这样的纯文科项目之外,无论项目的名字是什么,如果涉及到工程或者数理的内容,那么课程必然是硬核的,同学们也都是学神级别的存在... 比如我们上学期学的算法课,老师直接给了课本和paper,让我们自己看,然后考试就是100道选择题。这门课的GPA是按排名给分的,前20%的人得A,后面30%的人是B+,以此类推。要想得A不容易,必须保证每道题都做对,而且不能错得太夸张。这门算法课学完,感觉自己的脑子真被洗了一遍。。
虽然课程难度比较大,同学也是神仙打架的存在,但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项目,而我也非常高兴能来到哥大MIIPS,收获了一段珍贵的记忆和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