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是什么样子?
“世界文坛的一股清流”,这是瑞典学院给每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颁发的证书上所写的,而能够入主这座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的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截至2014年,共有110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那么,这里看上去颇为神秘、仅容数人驻足停留的瑞典学院是什么样的呢?
在正式介绍瑞典学院之前,不妨先说一段逸闻。1739年,瑞典皇家天文台创立,为了营造适宜的天文观测环境,一所建筑于是应运而生。不过,这位“皇家天文台建筑”并无多少存在感,其后来居上的“后辈”皇家图书馆(今首都图书馆前身)在1850年落成之后,它便渐露衰败之势。在19世纪末,它被改名为皇家文学住宅,并接待了包括易卜生、凯奈克·阿恩德等人在内的多位著名作家——这些作家曾在皇家文学住宅中接受采访,并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等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瑞典学院将阿恩德等三位著名作家的画像悬挂在皇家文学住宅的大厅里。
文学之家,是文学与和平之殿堂。1966年,在瑞典科学院相关委员会的倡议下,在斯德哥尔摩市资助下,这座一度任人踩踏的地基上建成了新的国家戏剧院而迁出。数年之后,它被改建为瑞典学院的大门,并于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之后正式对公众开放。
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博物馆或纪念馆,在瑞典学院中并没有任何介绍获奖人材料的展览,没有电影,没有任何音频,没有任何多媒体。只有一层楼是常设展厅,陈列有19世纪上半叶的一些重要文选。
进入瑞典学院,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私密的空间。这里的空气似乎都保持着相同的湿度,光线也永远保持着一致的状态。这里的每一束光线、每一处阴影,每一个拐角,都保持着克制。在这里,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格外响亮。
沿楼梯而上,到达二楼,一面墙壁上装饰着许多块奖牌。“这是什么?”我指着墙上的红色镶有金边的黑漆漆的铁牌问道。“这是名誉勋章。”陪同的讲解员答道。我低头细看,牌子正面没有字号,背面写着拉丁文:“Aevum Memoranda”,两侧饰有丝带。
再向上,是学院博士们的毕业论文手稿存放室,平时禁止参观。不过,来到三楼,这里的世界文学图书馆可以随便看看。这是一个藏书近100万册的瑞典语及相关语种的图书馆,可借图书2000册,这里还收藏有17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期间共900余人的1万余部手稿。
顺着楼梯,进入学院堂,可坐上350人。这里也是学院课程讲座的场所。不过,这里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天花板,名为“欧洲的文艺复兴”,为瑞典艺术家埃里克·梦哥尔所绘,描绘了从意大利到北欧的157处人文和自然历史景观。其间,从天花板坠落的众神象征着欧洲的文艺复兴对近代瑞典的影响。
再往上,可到达瑞典学院高层——天文台。它的正下方,便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颁发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