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采用哪种算法?
一份优秀的个人简历少不了gpa这个成绩的介绍,或许有些学生在经历过大学时期后,对自己的gpa没有太大的自信,便有很多的学生想在毕业后刷分来补充大学的履历,那么,gpa怎么算呢?
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简称绩点,又名学分平均绩点,指学生修读过某课程,考核成绩合格,教师给予的成绩绩点。计算时,课程学分取得越低,绩点越高,反之意,课程学分取得越高,绩点越低。某课程成绩中,各种考试的分数,平时分数、实践分数(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验、实习等)的分数,按一定比例折算,合计成满分4分或5分。一般在计算gpa的时候,都是四分的学科计算3.0,五分的学科计算4.0,不过很多美国大学在计算gpa的时候都是采用4分制,而中国各高校都是采用的5分制,所以如果要转学分到美国大学需要提前跟申请的学校确认好gpa的算法。
常出现的错误算法:
仅算必修课, 不算选修课
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由于不喜欢某一门选修课,所以成绩很低,甚至没有过60分,为了计算gpa美观些,索性在个人陈述或其他材料中声明:此项为选修课,不占gpa比例。
仅算核心课, 不算水课
不少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有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深受同学喜爱,所开课程多为水课(相对就业前景等方面),但成绩很高。如果计算gpa,就要避免此类课程。
仅算高中成绩, 不算大学成绩
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而到了大学后,由于自暴自弃、态度不端正或不适应等等原因,成绩一塌糊涂。许多学生心理失衡,常以高中成绩来炫耀,在个人陈述或其他材料中声称:“本科期间,除高数外,gpa平均在3.0以上。”其实,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大学学习成绩,在本科期间是绝对不能有“高分低能”或“挂科”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