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S生物课程?

牛烨茹牛烨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普通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石,在生物学教学中被视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然而,传统上《普通生物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宏观和概念化,难以满足学生求知欲以及后续基础医学(如医学院校的解剖学、组胚等)和学习生命科学其他分支(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需求。很多学校的《普通生物学》都采用“以本为本”教学模式,即以课本为主,配合一定数量的教材及教辅资料。这种模式能够保证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却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更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12 年版)》《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012 年版) 》,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注重整合性授课;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建立基于问题的基础医学与临床诊疗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习、实践环节”。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印发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2013-2020 年)》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这些都为《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与时俱进,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 我校于2015年率先在生命科学学院开设《普通生物学》双语教学课件,由院长担任课程负责人,学院师资力量较强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最新和最原始的生物科学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为此,我们加强了课程内容与临床、中医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将生命科学的系统性框架与生物技术的先进应用有机融合,精心设计了“微生物与感染”“细胞与组织器官”“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药物作用机制”“疾病发生机制”等多个教学模块,并配备了相应的英文PPT课件及视频素材。 除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建立了网上答疑专区,及时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布置了课外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组织了线上和线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学习心得和感悟。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对学生全方位的有效引导。 课程开展至今,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门课程有助于他们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掌握科研方法。我们也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