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留档案吗?
据报载,江苏某学校为了留档,要求学生如实填写个人档案,在“个人评价”中写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位学生写了“我尿尿放得远”。老师以为他骄傲自大,在旁评论:尿尿放得近一点不是更好吗?没想到,这个学生后来真的成了一名出色的出租车司机,每逢过年过节,人家都能回家与亲人团聚,而他总在营运中不能休假。面对记者,这名学生感慨地直言:“那时太小,不懂事。现在想起老师的话,如果当时有个好的心情,有可能我一生就改变了。”
看完这则新闻,我想起在某一学校读书的小儿朋友的情况来。他的朋友A,聪明乖巧,学习能力强,但同学和老师都喜爱他,因为他太冷酷、太骄傲。一次考试,他的功课门门第一,同学们都非常羡慕他,但有的人知道他学习成绩优异并非来自勤奋,而是智商高,在课堂上从不认真听讲,作过无数小动作,偷看课外书者有之,做其他人做不出来的题者有之,考试时往往还没做完,剩下的题目索性在试卷上写个“野”字。他的朋友B,人很聪明,但学习态度极不端正,考试常作弊,上课常睡觉,作业常常不做。这位朋友本来学习也算刻苦努力的,但因在小学时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功课是被一位极不负责任的女老师所监管。当时他虽然常常不交作业,但心里很讨厌那位老师,而且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有一次期末考试时,他足足用去了3个小时的时间,答卷子还没答完。他翻了一下试卷,全是“B”,心灰意冷之下,将试卷扔在地上。从此后再也没拿过书,再也没做过作业。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也就再也没有进过班级的前十名,中学毕业后,他成了社会青年。
这两位学生都是天才型的学生。记得在15世纪时,西方有一位十分有名的哲学家,他的名字我虽不知道,但记得他的一段很著名的话。他说:“人是思想的载体。”意思就是说,世界上有了人,便有了思想。思想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然而在现实中却产生了极为伟大的力量。试想那个哲学家如果在今天,看到很多“克隆”的自己,正沉浸在电子游戏中的情景,他会怎么说呢?
关于学生“个人评价”的这件趣事,看来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思想并无多大关系。但从新闻里,我可以感受到这个学生的懊丧,甚至遗憾,更可以感受到在“个人评介”这个问题上,这位小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如果不是这种强制的留档,如果不是要写这样“必须认真、客观”的评价,也许这个学生今日在干着别的,而不会有今天的遭遇。这又让我想起发生在北大校园里的那点趣事来。
北大为了鼓励大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开展“北大十佳”评选。可在评比的时候,却发现很少有人真的热爱自已的学校,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母校是真心满意的,有人回答不清楚北大有哪些建筑,甚至有的人连图书馆在哪里都不知。有人说自从在北大学习以后,整个人生都变得无趣了。更可悲的是还有一个学生回答道:北大让我感到失去自我,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最后,面对着台下那么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记者们,这个学生面对“是否对北大满意”的提问,举起一副写着“我不喜欢北大”的牌子来。
如果上面的小学生“我尿尿放得远”的故事是真的话,也许这个后来成为出租车司机的学生,今日还在开出租车,但他一定非常热爱他的工作,对生活一定会充满着美好的感情,如果北大没有让他失掉“自我”,让他感觉到“人生没有乐趣”的话。